2011年8月15日

親子對話3要訣

文/許芳菊

想要創造好的親子對話,最重要的是彼此都能學習傾聽的能力,並創造好的對談氣氛。

父母可以先省察一下,孩子從小到大,你有好好聽過他說話嗎?還是只要求他聽話?你是否真的懂得聆聽?

美國親子專家巴迪奇指出:「當你真心聆聽別人講話,那段時間你必須完全放空自己,一心一意都在對方身上。聆聽是給予別人尊嚴的一種方式,好的聆聽者創造真誠的關係。」

父母有了聆聽的意願,接著就可以好好經營家裡的氣氛。

親子對談三要訣
親職教養專家楊俐容指出,親子對話第一要訣,是家裡要建立開心對談的習慣,完全不是要處理問題的談,而是天南地北的談。在對談當中就會看到孩子需不需要你擔憂、協助。

對談應該跟正向情緒經常連結,如果孩子跟你談話都是不開心的,他有問題就不來找你。

有了開心對談的環境,第二,還需要父母有全然好奇開放的態度。

指導性太強的父母,孩子會談不下去。你們談三句,你就問他,「你有沒有從這裡學到什麼?」「你有沒有發現你最好不要怎麼樣?」

如果是這種談法,以後孩子會不想跟你談。

父母應該是抱著光是聽孩子講,就覺得好有意思,如果是這種心情,孩子自然就願意談。

第三個,父母可以學一些溝通的技巧,要多聆聽,不評價。還可以透過問一些問題,幫他做整理摘要。例如,「你剛才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或是當孩子說他喜歡什麼樣的男孩,你可以問她:「你有沒有發現你喜歡的男孩有哪些共通性?」透過對話,幫助孩子看到自己。

另外,溝通技巧很重要的,就是要表達肯定跟欣賞的態度。

其實每個家庭都可以研發出獨特的私房祕笈,跟孩子做良好互動的對話。例如楊俐容從第一個孩子上幼稚園開始,即使家裡再忙,都會在晚上留半小時的「晚茶時光」,大家天南地北的談。

楊俐容也建議,每個父母可以找到一條屬於他和孩子的「私房小徑」。例如,她家離陽明山很近,當孩子在青春期,遇到一些比較個人的困擾,孩子會跟她說,「我們今天去山上繞一繞好不好?」

你家附近也許沒有山,但可能有公園,如果孩子今天心情上有需要,你們可以有一個很私房的路徑,一起去散步或一起坐在水池邊,或是到山上繞一圈,孩子的很多困擾,在那裡是可以談的。

青少年有些人生課題一定是要他自己去走的,父母聆聽技巧再好,青少年心情還是會有低盪期。楊俐容提供的第三招,叫做「祕密信函」。父母可以透過寫信或小紙條貼在不同的地方,例如孩子的鉛筆盒、書包等等,在成長過中為他加油打氣。

親子對談三戒
最後要提醒父母的是,和青少年子女談話,最好避免以下三種情況,以免落得不歡而散。

親子對話,一戒說教。溝通最重要的是身教、言教而不是說教。和孩子談比較敏感的主題時,可以多舉自己的經驗為例子。

二戒負面語言。你可以指出孩子應該改進的地方,可是別老是用指責的口氣,像是:「你怎麼這麼不懂得體貼」、「你只想到你自己」「你老是一錯再錯」……之類的負面語言少說為妙。

三戒過度建議。父母總是以為給孩子明確的建議是他們的責任,其實更好的做法是適度的提醒、分享看法,並引導孩子自己去做選擇與決定,並容許他們在錯誤中學習。

親子對話是一門愛的藝術,在聆聽與對話中,孩子必能感受到父母最深刻的愛,被愛的孩子不會變壞。

爸媽是孩子第一個榜樣


  • 尹建莉◎著
     
    生活中確實經常能見到一些真正「不聽話」的孩子。

    有一次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一位媽媽帶來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菜都上來了,大家正準備動筷子,小男孩突然要求媽媽帶他到外面買一個什麼玩具,媽媽說想買也得吃完飯再去吧。孩子不要,要立即走,不停地纏著媽媽,和媽媽鬧起了彆扭,弄得大家都不安寧。這孩子看起來確實是媽媽說的「特別不聽話」,他似乎根本不能理解或體諒任何人。大家用各種辦法勸他等到吃完飯再去買,想逗他高興,希望他吃點飯,他就是一口都不吃,一句勸都不聽。媽媽不再理他,告訴大家也別理他。

    後來有位叔叔逗他說要跟他「乾杯」,順手拿過一罐可樂遞給孩子,男孩接過來,看樣子準備妥協了。正當孩子要打開可樂罐時,他媽媽趕快阻攔說別喝可樂,喝杏仁露吧。孩子說他要喝可樂,媽媽一把搶走可樂,遞過來一罐杏仁露說,喝這個好。孩子不要,生氣地說:「你從來都不讓我喝可樂,天天只讓我喝酸奶和杏仁露!」媽媽說:「跟你說過多少次,可樂沒營養,喝那做什麼呢!」

    旁邊有人勸媽媽說,今天破例一次,讓孩子喝一次可樂,少喝一點就好。媽媽的表情沒有任何商量餘地,說不能由著小孩的性子來,可樂絕對一口都不能喝。「啪」的一聲,把杏仁露打開,倒一杯放到孩子面前說:「聽話,喝這個!」孩子又氣呼呼地拒絕吃喝。

    我心裡感嘆,有這麼「不聽話」的媽媽,有聽話的兒子才怪呢!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且最重要的榜樣。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會讓孩子在無意識間也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技倆,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得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展為一種「偏執」。教育中許多看似司空見慣的做法,背後其實有很多人們看不到的錯誤。多年來人們習慣於要求孩子「聽話」,這彷彿是為了孩子好,但深入分析,就可看到這是成人與孩子間的不平等。並非父母們不願平等地對待孩子,而是不容易對自己的權威意識產生警覺,不曾意識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扮演了權威的角色。

    哲學家弗洛姆(註)認為權威主義倫理學所主張的就是:「服從是最大的善,不服從是最大的惡。在權威主義倫理學中,不可寬恕的罪行就是反抗。」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凡是那些非常自以為是、性格偏執的人,他的童年中一定有一段較長的必須服從於他人意志的生活。個人的意願不斷受到壓抑,這是童年時期給他留下的心理創傷,一生難以完全癒合。很多人把這種偏執施行於自己的後代身上,又在後代身上留下偏執痕跡。

    (註)弗洛姆:一九○○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是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他的理論主要強調「性格的形式受社會和文化形態影響」,著有《逃避自由》、《為自己的人》、《健全的社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