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0日

如何為寶寶選奶瓶

如何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奶嘴、奶瓶,是每位年輕父母必須好好研究的課題。新安怡中國推廣工作的張凡經理具有多年從事嬰幼兒用品的經驗。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目前面市的奶瓶已比過去有相當大的進步,但質量仍參差不齊。如果父母選擇不適宜的奶瓶,將會給寶寶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他建議,年輕父母在選購奶瓶時應關注以下幾點:
  
  1.選購附加透氣孔、活片塞的奶瓶。在奶嘴底部設置透氣孔及活性塞,作用在於避免因通氣孔太大造成奶水外溢,也可避免因吸入空氣造成寶寶吐奶或嗆奶的現象。
  
  2.帶有防塌陷設計。在奶嘴基部設計環布式楔合倒流點,可預防因吸吮造成奶嘴吸頭扁縮而阻塞出口。
  
  3.細分不同尺寸及吸頭種類。選擇適合寶寶年齡及吸孔功能範圍(如圓孔、十字孔、Y字孔)的奶瓶。
  
  4.選購附有流量節器的奶瓶。好的奶瓶在奶嘴基部內與瓶頸之間都附有一塊小薄片,此功能是使奶嘴內充滿奶水,可避免嬰兒因吸入過多空氣而造成脹氣。
  
  另外奶瓶奶嘴外形的設計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張凡指出,一個優良的奶瓶,其外觀通常有以下特點:
  
  1.吸頭與基部距離相當。吸頭與基部的距離如果過長,寶寶在吸吮時會自然往前吸,久而久之,會影響寶寶上、下顎的發育,更嚴重者會形成暴牙。
  
  2.空氣孔使奶水流出量穩定,這可以避免吸食中奶嘴產生凹陷。
  
  3.寬基底。寶寶在吸吮時,嘴唇自然而然會頂住奶嘴的基部,柔軟度高、寬基底的基部設計,會使奶嘴在進出寶寶嘴巴時,比較富有彈性,猶如媽媽的乳頭一般。寬基底的奶嘴還可避免寶寶“前牙開咬”的現象。
  
  4.吸頭形狀近似母親乳頭。過圓的奶嘴吸頭設計會造成寶寶產生咬合不正的問題;模擬經嬰兒吸吮所產生變化後的母體乳頭形狀,是最適合寶寶的奶嘴。
  
  5.中間弧度與乳房相似。整個奶嘴弧度不宜太直,需具備一定的弧度,宛如媽媽的乳房。

幼兒爬行好處多多

爬行在寶寶的動作與知能發展占著蠻重要的地位,在爬行的過程中除了手腳接觸地面得到不同地面給予四肢不同的觸覺刺激,同時四肢與軀幹亦需有足夠的肌力發展對抗寶寶自身的體重。對認知而言,爬行是寶寶身體有能力自主且準確移動的第一種方式,也是寶寶開拓視野的第一步,對於寶寶的認知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寶寶的爬行中,由於需要手腳合作才能將身體往前移動,藉此大量練習手腳協調運動,而在爬行時的心肺消耗是翻滾時所需消耗一倍以上,可以增加心肺耐受力,以期達到未來站立及快走時所需的心肺需求。

寶寶七個月時會先學會獨立坐在地上,對周遭物體有興趣時會將身體轉為移向物體,因為手支撐力量不足會轉成趴在地上抬頭直視物體,以手抓地的方式企圖將身體移向物體這是寶寶開始學爬的第一步,但是因為手腳力氣不足,因此會看到寶寶空晃手腳身體卻無法前進,到七個月半時開始發展爬行,通常一開始因為是大腿貼地,所以大腿收縮時身體會後退,加上手臂伸直的力氣發展較早,因此一開始爬行通常會先向後爬,之後等到手腳有足夠的推力時再往前爬。早期寶寶爬的方式是肚子貼地採匍匐前進,等到身體軀幹有足夠的力氣支撐身體重量且手腳可以一同將身體撐起時才開始採取肚子離地的爬行方式。

每個寶寶開始爬行的時間不一致,有的比較早有的比較晚,通常六到十個月開始爬行是可以接受時間範圍,有些寶寶在學習站立之前並不經過爬行的階段,而選擇直接站立,這也是容許的生長歷程,有些家長認為寶寶不經過爬行會對未來造成不良的影響,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這兩者有相關性,但是不否認的爬行對寶寶的感覺動作與認知發展有助益,如果寶寶不排斥爬行的動作是可以多鼓勵寶寶在站之前多爬行。


在此提供幾點原則讓家長鼓勵寶寶進行爬行運動:
不要太急迫讓寶寶進行爬行運動,先觀察寶寶的頭部控制是否成熟趴著時是否會以手肘撐地觀察周圍,對好奇的物體是否會想以雙手擺動企圖前進。

不要強迫性押著寶寶趴下,並推他向前進,這樣會令寶寶引起不舒服的感覺,應多以玩具誘導,將玩具漸漸遠離寶寶身邊,讓寶寶企圖以手腳擺動接近物體。

剛開始學爬行運動時,寶寶因為腳的力氣較為不足,因此爸媽可以將手掌貼近寶寶的手掌,跟著寶寶出力的節奏在寶寶腳一蹬時跟著出力輕輕從出力的腳推寶寶一把,讓寶寶瞭解這樣的出力方式是可以讓身體前進。

在寶寶願意爬行時進行爬行運動,當寶寶感覺累時就給予休息,不要勉強,尤其在剛學習爬行運動時。

可以分段跟寶寶進行爬行訓練,每次10~20分鐘,每天進行四次,一邊玩遊戲一邊進行。

爬行運動可以給予寶寶感覺刺激、肢體動作學習與增進認知發展,但是不是每一個寶寶都必須經過爬行才會站立,家長不可著急或急迫,每個寶寶都有其獨特性,務必在寶寶願意的情形下進行。
爬行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好處很多:爬行時,寶寶必須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橕身體的重量,這就使手、腳及胸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得到鍛煉,為以後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寶寶學會爬行之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范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智力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爬行對嬰兒益處多多  

  摸、爬、滾、打、蹦跳等是孩子行為的本能。爬行對嬰兒來說是既安全又穩妥的健身活動。孩子爬行時,頭頸抬起,胸腹部離地,以四肢支撐體重。孩子爬行可鍛鍊胸腹、腹背和四肢的肌肉,增進肌力,促進骨骼生長。 

  據專家說,會爬的孩子動作舉止均靈敏、協調、活力強;爬得晚的或爬得少的孩子則多顯呆板、遲鈍、情緒低落。 

  美國有關兒研所調研分析認為,鼓勵並誘導孩子早爬行及多爬行,可有助於孩子大腦發育,啟迪和開發孩子智力潛能,調控大腦對眼、手及足部的神經協調動作。 

  因此,父母應儘早鼓勵孩子學爬、多爬,並採用新穎多樣、色彩鮮亮、孩子感興趣的物體作“誘餌”,引誘孩子奮力向前爬,儘早爬出健美的身體和聰明的頭腦來。

新生兒15種異常狀況不是病

想無微不至照顧新生寶寶的同時,新手媽媽們一定要先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即使是健康的新生寶寶,也會出現一些不同於成人的生理狀況是讓爸爸媽媽擔心害怕的,本單元即介紹15種新生兒不是病的異常狀況,讓新手爸媽們更了解寶寶的生理機制。

文/楊文玉 指導/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朱世民 插畫/愛瞇 參考資料/《現代育兒小百科》、《初次育兒的12個月》、《0~1歲寶寶成長樂園》

肢體蜷曲
出生前由於在子宮內的空間限制,胎兒的動作大都是頭向胸,雙手緊抱於胸前,腿蜷曲、手掌緊握的姿勢,出生後頭、頸、軀幹及四肢會自然逐漸伸展開來,所以寶寶出生後常有小腿輕度彎曲、雙足內翻、兩臂輕度外轉、雙手握拳,或四肢呈屈曲等狀態。

注意:除非寶寶的大腦或神經發育有問題,否則只要等神經系統的控制逐漸由粗動作進展到細緻動作後,這些狀態都會自然矯正。


驚跳
新生兒常在入睡之後局部的肌肉會有抽動的現象,尤其手指或腳趾頭會輕輕的顫動,或是受到輕微的刺激如強光、聲音或震動等,會表現出雙手向上張開,很快又收回,有時還會伴隨啼哭的「驚跳」反應。這是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成熟所致,此時,只要媽媽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靜下來。

注意:如果寶寶出現了兩眼凝視、震顫,或不斷眨眼,口部反覆地作咀嚼、吸吮動作、吸呼不規則、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等症狀時,應及時送醫診斷。


體重減輕
新生兒在出生一週後往往會有體重減輕的情形,這是因為寶寶的進食量還沒有上軌道,加上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膚排出肉眼看不出的水分等,使體內暫時性的失去平衡,造成體重在出生後前3、4天會減輕。減輕的量可能多達出生時體重的10%,不過隨著寶寶漸漸的適應,到了第8、9天這些喪失的體重就會補回來。

注意:若10天後仍未恢復的話,就應該就醫另尋原因。


打噴嚏
新生兒偶爾打噴涕並不是感冒的現象,因為新生兒鼻腔血液的運行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質如綿絮、絨毛或塵埃等便會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噴嚏,這也可以說是寶寶代替用手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種方式。

注意:突然遇到冷空氣也會有打噴嚏的狀況,除非寶寶已經流鼻水了,否則家長可以不用擔心,也不用讓寶寶動輒服用感冒藥。


打嗝
新生兒打嗝是極為常見的現象,由於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因此打嗝、放屁的次數都較成人來得多。

注意:若家中的寶寶持續的打嗝一段時間,可以餵寶寶喝一些溫開水,以止住打嗝的情況。


下巴抖動
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抑制功能較差,常有下巴不自主抖動的情況,家長可以不要擔心。

注意:但若為寒冷季節,則需要注意寶寶的下巴抖動是否為保暖不足的原因;另外,若有伴隨其他的症狀,則可能是病徵之一。


眼睛斜視
斜視也就是兩眼眼球移動不能協調,一般而言,新生兒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來有點鬥雞眼,而且眼部肌肉的調節不良,常有短暫性的斜視,屬於一種生理現象,也稱為假性斜視。尤其好發於臉型寬闊、鼻樑扁平的寶寶,爸媽可以在家裡自行觀察。

注意:若受到光照時,寶寶兩眼的瞳孔反光點位置是一致的,即為假性斜視,並不需要治療處理;否則,便需要透過醫師診斷後手術矯治。


馬牙
新生兒的齒齦邊緣或在上顎中線附近,常會有一點一點的乳白色顆粒,表面光滑,為數不一。少的話可能1~2顆,多的話可能有數十顆,這是由於當胚胎發育6週時,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開始增質變厚形成牙板,為牙齒發育最原始的組織。在牙板上細胞繼續增生,每隔一段距離形成一個牙蕾並發育成牙胚,以便將來能夠形成牙齒;當牙胚發育到一個階段就會破碎斷裂並被推到牙床的表面,即我們俗稱的「馬牙」或「板牙」。

注意:一般在2週左右就可以自行吸收,不能用針去挑或用布擦,以免損傷黏膜,引起感染。


溢奶
寶寶在出生3個月間,賁門肌肉仍未發育健全,此時的賁門就像是一個還不能很好控制收縮的瓶口,而且新生兒的胃容量也較小,所以容易引起胃內的奶汁倒流,因此,在出生後幾個月內,部分的寶寶都會溢出或多或少的奶,尤其是在餵奶後、哭鬧多動或輕拍寶寶背部的時候;因此當媽媽餵食完寶寶後,可以用手輕拍他的背部2~3分鐘,待寶寶打嗝;避免寶寶過度哭鬧或是睡姿採右側臥位也可以減少溢奶的情況。

注意:溢出的奶水通常是白色的,且是從嘴巴慢慢的流出,若奶水是強力噴射出來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帶有膽汁的物質時就不是正常的現象了。


女嬰陰道出血
女寶寶在出生後一個禮拜內,經常可以見到陰道有些許的血性分泌物或黏液,就像白帶和月經一樣,事實上,那是由於胎兒時期在母體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而出生後寶寶體內的雌激素便大幅下降,使子宮及陰道上皮組織脫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乳房增大
母親懷孕後體內助孕激素與催乳素等含量逐漸增多,到分娩前達最高峰,這些激素的功能在於促進母體的乳腺發育和乳汁分泌,而胎兒在母體內透過胎盤也受到這些激素的影響,因此不論男寶寶或女寶寶的胸部都會稍微突起,有些甚至會分泌少許乳汁,俗稱「新生兒乳」。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需任何的治療。在胎兒離開母體後,來自母體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會自然的平坦。

注意:父母不用刻意的去擠壓寶寶乳頭,以免引起感染。


膚色變化頻繁
新生兒的血管伸縮功能和末梢循環尚未健全,因此膚色的變化非常頻繁。天冷時手腳會稍稍有點發紫,而哭泣時則會滿臉通紅;有時甚至會因為睡眠的姿勢關係,身體兩側或上下半身也會出現不同的膚色,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現象。若新生兒出生後2~3天皮膚變黃,但過7~10天後就逐漸減退,則為生理性黃疸,父母不用太過擔心。

注意:若為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皮膚發黃,且迅速的加重,則可能是病理性的黃疸,需要送醫就診。


脫皮
幾乎所有的新生寶寶都會有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脫皮是因為新生兒皮膚最上層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容易脫落;此外,新生兒連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並不發達,使表皮和真皮的連接不夠緊密,造成表皮脫落的機會增多。這種脫皮的現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會出現,但以四肢、耳後較為明顯,只要於洗澡時使其自然脫落即可,無須特別的採取保護措施或強行將脫皮撕下。

注意:若脫皮合併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則可能為病徵,須送醫就診。


體溫波動
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得像成人如此完善,因此調節功能不好,體溫的波動也較大。感受到涼意時,新生兒不會像成人一樣的顫抖,他只能依賴一種稱為棕色脂肪的物質來產生熱能,且新生兒的體表面積較大(按照體重比例計算),皮下脂肪又薄,所以衣物穿少了可能體溫過低,穿多了還可能引起暫時性的輕微發燒;因此,要保持新生兒體溫正常,應讓新生兒處於通風及溫度適中的環境內。

注意:若有輕微的發燒,可以讓寶寶多喝點水、注意衣物寬鬆舒適,過1個小時再測量寶寶的體溫。一般以測量肛溫最為準確。


呼吸不規律
新生兒的呼吸運動很表淺,沒有規律,呼吸頻率較快,在出生後前2週一分鐘大約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兒也可能多達80次,這些都屬正常。這是由於新生兒肋間肌較為柔軟,鼻咽部及氣管狹小,肺泡順應性差,由於呼吸運動主要是靠橫隔肌肉的升降,所以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胸式呼吸較弱。又因為新生兒每次呼氣與吸氣量均小,不足以因應身體的需求,所以呼吸頻率較快,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注意:若是早產兒或肺部發育較差的寶寶因缺氧而臉色發青時,可以刺激寶寶哭泣,促使肺泡張開,增加換氣量。

不同材質兒童玩具的清潔與消毒方法介紹

●嬰幼兒的健康與家居環境的清潔密切相關,父母們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孩子們最經常接触、有時還放在嘴里咬的玩具該如何清潔和消毒呢?有些媽媽擔心清洗后會影響玩具的功能,比如一些電動玩具;有些媽媽擔心消毒劑殘留在玩具上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方法呢?

  首先家長要明確的概念是,我們清潔和消毒玩具的目的不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完全無菌的環境,而是經常地、及時地用清洗消毒的方式來降低不斷繁殖著的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內細菌病毒的數量和濃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干凈”和“清潔”的概念。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專家崔玉濤說,生活在完全無菌環境的兒童反而容易生病,因為孩子的免疫系統得不到鍛煉和發育,就會變成易感人群,一旦接触少量的細菌病毒就會生病;如果能經常地接触少量的細菌病毒,反而會使人的免疫系統保持一種積極的活躍的狀態,有利於嬰幼兒免疫系統的發育,保持嬰幼兒身體健康。

  ●關於玩具的清潔消毒我們應該掌握的原則有:

  第一,玩具在購買后應先清潔再給孩子玩。從商店買回的嬰幼兒衣物、玩具、用品雖然是新的,也應該先清潔再給孩子使用,如果是別人贈送的東西更要這樣做。玩具在生產、包裝、運輸、售賣的各個環節不可避免地會沾染到一些看不見的細菌病毒,清洗一下再給孩子玩會更安全。

  第二,玩具清潔消毒的頻率通常以每週一次為宜,家長也可以根據玩具的使用頻率和材質靈活掌握。週末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玩具也要洗個澡,然后和孩子一起做,清潔玩具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衛生習慣和勞動能力。有些家庭請保姆幫助清潔家居環境,家長要叮囑保姆不要用同一塊抹布到處擦,尤其不能用清潔家居的抹布來擦拭孩子的玩具,抹布上附著著大量的細菌病毒,用清潔家居的抹布來擦拭玩具,只會越擦越臟。

  第三,要選擇適合的清潔消毒用品。崔玉濤大夫提醒家長,應該選用嬰幼兒專用的清潔劑、消毒劑,不要用普通的消毒劑為孩子的玩具消毒,因為這些消毒劑可能會對孩子的呼吸道產生刺激。

  第四,玩具洗滌后要用大量清水沖洗(電動玩具除外)。用流動的清水沖洗非常重要,可以盡量減少洗滌劑的殘留。玩具清洗后要在通風和陽光直射處晾晒,徹底風干。所謂“干凈”,包含兩個概念,“干”和“凈”。“干”很重要,在干燥的環境下,細菌病毒的繁殖速度比在潮濕的環境下要慢得多。

  ●根據玩具不同的材質和類別,清洗消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毛絨玩具的清潔 】

  可使用:嬰幼兒專用的洗衣液

  毛茸茸、触感柔軟、憨態可掬的毛絨玩具是孩子們的最愛。毛絨玩具與我們穿的衣服材質很接近,我們用一些嬰幼兒專用的洗衣液來清洗就行了,抗菌防螨功能的更好。因為洗衣機內也會積存繁殖一些細菌病毒,所以最好手洗毛絨玩具,充分漂清后在向陽通風處懸掛晾干,陽光中的紫外線也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塑膠玩具的清潔 】

  可使用:干凈的毛刷、嬰兒專用的奶瓶清潔液

  塑膠玩具是最常見的玩具,每個家庭都有很多。塑膠玩具與奶瓶的材質相近,我們可以用嬰兒專用的奶瓶清洗液來清潔它們。在干凈的嬰兒浴盆或家庭浴缸內注入清水,放入塑膠玩具,用干凈的毛刷蘸取嬰兒專用的奶瓶清潔液刷洗塑膠玩具,然后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干凈,放在網兜內懸掛晾干,也可以放入干凈透氣的塑料籃筐內自然風干,且要日晒和通風。

  ★【固齒玩具的清潔 】

  可使用:奶瓶刷、嬰兒專用的奶瓶清潔液、奶瓶消毒鍋;餐具消毒柜

  孩子到了長牙齒的時候總要咬一些牙膠來磨牙,這些直接接触孩子口腔的玩具該如何消毒呢?固齒玩具的清潔消毒要嚴格一些,有些固齒玩具都可以用消毒奶瓶的方式來消毒:在刷洗奶瓶時,可以同時用奶瓶刷和奶瓶清潔液把固齒玩具也刷洗干凈,然后與奶瓶一同放入奶瓶消毒鍋內用高溫蒸汽消毒。不能用高溫消毒的固齒玩具也可以放入家庭用的餐具消毒柜,用紫外線和臭氧來消毒。為了慎重起見,在購買這類玩具時,家長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詢問導購員,弄清您所購買的固齒玩具可以用什麼方式消毒,不能用什麼方式消毒,以免造成玩具損坏或材料變質。

  ★【木制玩具的清潔】

  可使用:干凈的紗布或手帕、嬰兒專用的奶瓶清潔液

  木制玩具以其絕佳的手感和益智功能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但木制玩具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發黑霉變。我們在清潔木制玩具時,先用一塊干凈的紗布或手帕蘸取奶瓶清潔液擦拭木制玩具的表面,再用大量清水沖洗,最后用干凈的紗布或手帕把木制玩具表面的水珠抹凈,每件分開擺放在清潔的平面上晾干,晾晒時還要翻動一下,讓不同的側面都能充分干燥。

  ★【電動玩具的清潔 】

  可使用潔凈的濕布;無菌紗布和75%醫用酒精

  電動玩具的清潔是家長們比較頭疼的,擔心不小心進水會損坏里面的電子元件,使玩具喪失功能。在電動玩具清潔前要先拆下電池,然后用潔凈的濕布擦拭。想徹底消毒電動玩具,可以從葯店購買無菌紗布蘸取75%醫用酒精來擦拭表面,等酒精完全揮發殆盡后再給孩子玩。

  ★【戶外玩具的清潔 】

  可使用:干凈的布塊或毛巾、肥皂、水;75%醫用酒精

  有些家庭在庭院里為孩子安放了秋千、滑梯等

  戶外玩具。這類玩具用干凈的布塊或毛巾、肥皂、水來清潔就行了。如果想徹底消毒戶外玩具,可以用干凈的布塊或毛巾蘸取75%醫用酒精來擦拭。

  ●有些忙碌的父母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很經常很細致地清洗消毒家中的玩具,沒有關係,即便只用清潔的濕布經常擦拭玩具表面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家長還要提醒孩子從外面回家后,不要馬上触摸家中的玩具,應洗過手再玩,這樣就不會把外面的細菌病毒帶回家了。有些拿到外面玩的玩具,回家后應及時用肥皂和水清洗后再給孩子玩。對於那些已經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孩子,家長可以更輕松些,定期用肥皂和水清潔玩具就可以了。

抓握能力發展第一步 訓練寶寶拿奶瓶

每次寶寶喝ㄋㄟㄋㄟ時,媽媽都要幫他拿著奶瓶,什麼事都不能做。想要讓寶寶學習自己拿奶瓶,有什麼撇步呢?

文/劉繼珩 採訪諮詢/天主教耕莘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劉文琪

許多媽媽會認為,書上說寶寶到了某個階段應該會拿奶瓶,自己的寶寶就一定也要會,而強迫他學習,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想要訓練寶寶拿奶瓶的媽媽,不妨先從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開始,循序漸進才是成功的關鍵喔!

有抓握欲望就可以開始

寶寶4~5個月大起就有向外探索的欲望,開始想要抓東西,天主教耕莘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劉文琪表示,手的動作有分粗動作和細動作,像抓握奶瓶這種小肌肉發展,就屬於細動作的一種,也就是手指的運動。正常來說,寶寶6個月大,小肌肉的發展大致成熟,也能把奶瓶抓握得很好,可是現在很多寶寶到了6~7個月大都還不能把奶瓶握好,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給予寶寶刺激,導致他到了1歲都還不會拿奶瓶。劉文琪建議爸媽,訓練寶寶自己抓握奶瓶,一定要掌握正確時機,當發現寶寶的發展已經到了可以抓握的時候,就要進行教導。

學會拿奶瓶的2種方法

家長引導法
有些寶寶6~7個月大就會爬了,劉文琪認為,在寶寶的喝奶時間,把奶瓶拿給他看,讓他伸手抓握,藉由欲望與衝動的互動關係來訓練,是不錯的方法。因為如果在寶寶吃飽的時候使用這種方式,就很難激起他想拿奶瓶的欲望和衝動,當然也就不會想要去拿奶瓶了。

物品吸引法
利用外觀較能引起寶寶注意的奶瓶也是一種方式,媽媽可以選擇顏色鮮豔或有可愛圖案的奶瓶,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劉文琪表示,6個月大的寶寶,對色彩已經有一些概念,所以有了能引發他興趣的顏色,自然就會提高想去抓握的欲望,不過在選擇奶瓶時要格外謹慎,要挑選品管嚴格的品牌,以免因奶瓶材質不良而引發中毒的不幸事件。

Help寶寶拿奶瓶,爸媽可以這樣做!
1. 訓練抓握能力:一般的奶瓶沒有把手,所以爸媽想要訓練他的抓握能力,可以在餵奶時,協助寶寶把小手放到奶瓶上,但是要注意奶瓶溫度適中,再讓寶寶握住,以免寶寶燙到。
2. 套上把手:如果沒有充足的時間,也可以直接購買套在奶瓶上的把手,幫助寶寶將手扣在把手上練習抓握,讓他慢慢習慣並適應。

小心!躺著喝奶的3種危機

學會自己拿奶瓶喝奶之後,媽媽切忌讓寶寶躺著喝奶,因為這樣可是隱藏了危險喔!
【嗆奶】門診中最常見到寶寶自己拿奶瓶喝奶,而發生嗆奶的個案,劉文琪認為媽媽不能因為寶寶會自己拿奶瓶,就表示他喝奶沒有問題,還是要在旁邊照顧。如果擔心寶寶會喝不到奶,可以利用市面上的奶瓶吸管,幫助寶寶喝奶。
【中耳炎】躺著喝奶除了會有嗆奶的危險,還容易造成中耳炎。劉文琪表示,因為寶寶的耳咽管和口腔相通,耳道也比較短,當奶水嗆上喉嚨時,很容易感染,就會引發中耳炎。
【奶瓶性齲齒】現在的寶寶發育很好,5~6個月大就開始長牙,如果讓寶寶躺著喝奶,寶寶不知不覺就會睡著,加上媽媽又沒有時間幫寶寶清潔牙齒,很容易造成奶瓶性齲齒。

調整心態有助寶寶學習

很多爸媽會覺得寶寶還那麼小,拿奶瓶這種事自己代勞就好,或是因為自己沒有時間訓練寶寶,就認為時間到了他自然就會了。劉文琪強調,寶寶是需要訓練的,只要有心教他,他都可以學會,就怕爸媽沒有耐心。當寶寶學幾次仍學不會,父母就生氣、想放棄,這樣的教育方式和心態是需要修正的,應該多給予寶寶正向鼓勵,不但讓他能很快學會拿奶瓶,對他日後的發展和心理成長才會有助益!

Q:提早讓寶寶學習拿奶瓶好嗎?
A:劉文琪認為,若是寶寶4個月大就已經有抓握的欲望,爸媽也可以展開訓練,但是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不同,所以要視他的特質而定。如果寶寶真的學不會,也不要強迫,一旦父母期許很高,當他做不到就生氣或責罵,寶寶會因此產生挫敗感,雖然不會造成手部骨骼的損傷,但是卻會造成心裡的陰影和傷害。

Q:超過1歲還不會拿奶瓶是有問題嗎?
A:寶寶如果到了1歲多還不會抓握奶瓶,有兩種可能的情況:
(1)沒有足夠的刺激,所以寶寶不懂得如何抓握奶瓶。
(2)肌肉的力量有問題,像是小胖威力症,就是肌肉無力,手指無法抓握,這種狀況就需要就醫。

不過要評估是否有發展遲緩,不能單單以會不會抓握奶瓶為指標,因此劉文琪建議家長,平時就要多方觀察寶寶的行為,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

認識寶寶的五大癖好

吸拇指、往嘴裡塞東西、要人抱、戀物、堅持固定的行為模式

不少寶寶有重複及固定性的行為舉動,包括有事沒事吸吮大拇指、將東西往嘴裡塞、總是喜歡父母親抱著、出門時一定要有心愛的玩偶陪伴等等,這些行為在在讓爸媽們感到好奇甚至產生困擾,有鑒於此,我們整理出寶寶最常見的五大癖好,幫助爸媽們了解這些癖好的原因何在以及解決的方法!


癖好1:喜歡吸吮大拇指
  寶寶在子宮內就已經有吸吮的動作,出生之後,0到1歲的寶寶會經歷口腔期,在這個階段中,吸吮的動作能使他得到滿足與快樂,這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

癖好2:喜歡將東西往嘴裡塞
口腔期的慾望
  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期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其中第一階段的口腔期發生在0到1歲的寶寶,在這個時期,嬰兒會有一種慾望,必須從吸吮、咀嚼中獲得滿足,因此他們喜歡將各種東西都放到嘴裏吸吮。

癖好3:戀物
  寶寶喜歡舒服的感覺,因此會常常撫摸柔軟的東西,或是讓寶寶感到愉悅的物品,而寶寶也會特別喜歡這些物品。但爸媽們很可能並不知道這些物品對寶寶的意義。

癖好4:非做不可的固定動作、姿勢或行為
  特定的動作和姿勢,是寶寶做某件事之前的一個儀式,經過這個特殊的儀式,寶寶就會覺得很安全。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或許會出現許多的固定姿勢或動作,而最常發生的就是喝奶姿勢以及如廁行為。

癖好5:總是要人抱
  抱抱永遠不嫌少!寶寶讓爸媽抱著時可以聞到爸媽身上的香味,感受到爸媽的愛,從抱抱中,寶寶和父母之間流動著愛意。

何謂依附關係?

  這是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的理論。依附關係是由照顧者和孩子共同互動產生的,依附關係良好的寶寶,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

若是寶寶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不良,與照顧者的關係可能會有以下兩種類型:
1.「焦慮/抗拒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親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

2.「焦慮/逃避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對策:
1.找出寶寶要人抱的原因:這些原因可能是寶寶累了、餓了、或是不想走了,因此爸媽帶寶寶外出時也應注意是不是到了寶寶平常休息的時間,若寶寶真的需要休息,則可視情況抱抱寶寶或是休息一下。若寶寶感到腳酸,則應注意寶寶鞋子的舒適度,挑選適合寶寶的鞋子才能減輕寶寶的負擔。

2.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爸媽可以告訴寶寶:「你可以再多走幾步,再過十分鐘我再抱你唷!」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寶寶自己走路。走了一段路之後也可給予寶寶獎勵,讓寶寶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走路這件事情。父母若怕寶寶太累,也可以改用手牽著寶寶的方式,或是休息一下再繼續走,父母的支持鼓勵是安撫寶寶最有效的方式。

3.保持良好依附關係:寶寶若是和爸媽們依附關係不良,就必須思考和爸媽之間的關係是否出了問題,爸媽應該給予寶寶安心的感覺,讓寶寶充滿安全感,才能再去面對外在的世界。


結語
  跨文化研究發現,不管在哪個文化,這個年紀的寶寶幾乎都會有這些癖好,而寶寶會有這樣的習慣也是自然產生的,爸媽不必太過憂慮和緊張。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共同學習,把這些癖好當作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自然的歷程,並接受它們,同時多加強一些親職的技巧來幫助寶寶加以戒除。假以時日,在爸媽們有原則、並加以堅持且有耐心的陪伴與教導下,寶寶的癖好應會慢慢減少而終至消失

快速停止幼兒哭鬧的方法

哭和笑都是一種情緒反應,不過,有的孩子特別愛哭,或是習慣以哭的方式來達到目的,這種三不五時就一把鼻涕眼淚的模樣,不僅讓父母心疼,更是深感頭疼。且讓我們來看看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麥擱哭啊」!

哭,是孩子出生後就發揮的第一項本能,也是他們和外界溝通的方式之一,不過,隨著年齡增長,說話、肢體等等表達能力愈來愈好之後,孩子慢慢就不再凡事採取「哭」的手段。

但哭也是一種自然的情緒反應,對幼兒來說,有些時候當他生氣、難過、身體不舒服時,有可能選擇哭泣的方式,如果只是偶爾的情緒抒發,對孩子有減輕壓力的效果,所以,哭不見得都是不好的,或是非要禁止的。

就怕凡事一哭二鬧

最令家長比較害怕的,莫過於孩子經常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要求某種目的,或抗拒大人的意見而選擇大哭大鬧,例如非要大人買玩具、非要大人讓他看電視等,這種動輒以哭來要脅的方式,相信令大多數家長難以接受。

資深保母淑珍媽媽表示,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懂得察言觀色,所以,父母從小就應該要有一定的尺度,孩子自然會了解父母的原則是什麼,就比較不會以哭鬧來左右父母。此外,她認為,父母希望孩子能有穩定的情緒,就必須先想想自己是什麼樣的父母及家庭環境,例如有些父母經常吵架,或媽媽的情緒喜怒不定,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建立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可能容易哭泣或顯得退縮。

從小讓孩子習慣動手做

資深保母美智媽媽覺得,現代孩子生得少,有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幫孩子做很多事,結果可能讓孩子面對父母時就會耍賴,或父母沒幫他做什麼事就發脾氣,所以,她建議父母親應該依孩子的年齡,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能力所及的事。因為在動手時,孩子可以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也能增加他的挫折忍耐度,以後碰上不會或做不好的事情時,孩子就比較有耐心去面對,不會立刻以哭鬧的方式尋求幫助。

快速化解‧4種常見的哭泣場面

場景1 兄弟姐妹之間的爭吵

家有二個孩子以上的父母,大概經常要面對手足之間的爭吵畫面,特別是在1~3歲的幼兒階段,因為孩子還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加上隨時可能因為搶玩具、搶先後順序、爭對錯等,輸的一方就大哭來表達不滿。

方法1
美智媽媽建議可嘗試讓哭泣的寶寶轉移注意力,例如拿另一個有趣的玩具出來(媽媽最好輔助生動的表情,讓寶寶覺得你拿出來的另一個玩具很好玩),或是告訴他「等20分鐘再換你來玩」。比較好溝通的孩子,多半能接受這樣的意見。
方法2
媽媽也可以先要求兄弟(姐妹)商量誰先玩,或是先以猜拳的方式決定先後,贏得人可以先玩30分鐘,如果兩個人都不願意妥協,就暫時把玩具收起來,兩個人都不要玩,如果選擇繼續哭泣的人,可以告訴他「下次也沒得玩」。
方法3
淑珍媽媽建議如果家有年齡接近的孩子,不妨一樣的玩具準備兩份,連顏色也要一模一樣,這樣可以減少爭吵的機會。

保母叮嚀:孩子之間總是吵吵又合合,所以,有些時候父母不一定馬上要介入孩子的紛爭,可以試著讓他們解決看看,原則上,父母的處理方式要盡量做到「公平」,讓紛爭能夠平和落幕。

場景2 有所目的且要求大人妥協

在玩具區域裡,偶爾就有機會看到某個孩子耍賴不肯走,哭著非要媽媽買玩具;或是在超市裡,某個孩子大哭要求媽媽幫他買糖果或飲料。孩子一哭,有些父母可能受不了旁人的眼光,或為了趕快止住哭聲,就只好妥協。

方法1
如果孩子著耍賴甚至躺到地上,美智保母媽媽建議,媽媽可以立即走人,讓他也只好離開買玩具的地方,明確讓他知道,哭是沒有用的,幾次之後,孩子就會了解媽媽的原則。
方法2
出門前約法三章,先講好只能買什麼,如果孩子不守規定,媽媽下次就不要帶他出去,或是取消他的某些權利。
方法3
告訴孩子「可以買,但是你要先達到某些要求」,例如一個星期都遵守規定、自己穿衣服、自己把飯吃完,如果他做得到,下次就來買,這樣也可以訓練幼兒延遲滿足的等待能力。
方法4
如果媽媽覺得可以接受讓孩子買玩具,那麼就告訴他,「請你好好用說的,如果你能好好說,而且也願意只挑1個玩具,媽媽這次可以讓你買玩具」,接著約法三章,例如這次如果要買,一個月內都不能再買別的玩具了。
保母叮嚀:如果不希望孩子老是以哭來要脅,父母最好在第一次就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是沒有用的。如果知道孩子沒有很好的自制力,那麼,最好不要帶他經過這些賣玩具、糖果的地方。

場景3 轉換環境讓孩子不安時

孩子要去新保母家或上幼兒園,對於新環境及新的照顧者不熟悉時,孩子就可能以哭來表達他的情緒。或是初到朋友家作客時,可能因為陌生而害怕的哭泣。

方法1
新環境的老師或保母,面對新的孩子,通常都會盡量安撫他,例如說故事給他聽、馬上帶他出去逛逛,讓他分散注意力,轉換情緒。
方法2
給孩子一些安撫、拉攏的小東西,例如送他一個小玩具、拿出小點心,然後告訴他,「如果你10分鐘不哭,等下還有新的東西會出現喔」。
方法3
去作客時,請朋友不要先抱孩子,也不要一直盯著他看,只要給他一些玩具,然後大人自己專心聊天即可,通常孩子會先觀察四周環境,如果發現父母聊得很開心,慢慢就會卸下心防。
方法4
孩子不安時,父母或照顧者可以先抱抱他,告訴他「我知道你的感覺」,接著嘗試轉移話題,讓他慢慢忘記為什麼而哭。

保母叮嚀:每個孩子到了新環境,都免不了要哭上一陣子,等一段時間過去後,孩子熟悉環境,問題就慢慢消失了,這段時間要特別給予他心理層面的關心,以及言語上的鼓勵,讓他建立新的安全感。

場景4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

每個人都有情緒高低的波動,孩子也不例外,特別是某些特殊狀況,例如有些孩子起床氣很嚴重,剛起床時如果不順他的心意,就立刻大哭;或是有些孩子沒睡飽、疲累時,也可能以哭來宣洩。

方法1
美智媽媽建議,如果孩子脾氣很大時,可以告訴他,「我讓你哭10分鐘,不過,等10分鐘之後,我們就要做什麼事了」,然後就不要再去理他,等10分鐘後提醒孩子,「請你要停止哭泣,否則媽媽就要生氣囉」。通常孩子覺得自己沒戲唱了,也哭過了,情緒就會好轉一些。
方法2
如果知道孩子容易有起床氣,或沒睡飽就會哭鬧,家長就要更重視他的睡眠安排,盡量讓他有充足的睡眠。另外,平時不要讓孩子玩得太過頭,以免孩子疲累壞了,而出現哭鬧行為。
方法3
教他處理情緒的技巧,例如當他心情不好時,請他可以去睡個覺、泡個熱水澡、讓他用說的方式說出來,或者讓他看一部他喜歡的卡通等。當他情緒平和時,告訴他「如果你只是用哭的,媽媽聽不懂也不能理解」,讓他知道必須換個方式來表達。

保母叮嚀:有時候孩子的哭鬧,可能顯得莫名其妙、無理取鬧,會讓父母覺得很無奈及生氣,不過,父母最好盡量保持冷靜的態度,可以給他一些發洩的時間,接著就下一些指令動作,例如去喝一杯水、請你去穿鞋等,讓孩子有事可做;如果父母因而發火,多半會演變成孩子繼續大哭,父母自己也很生氣的尷尬場面。

寶寶吐奶及溢奶的原因和改善方法

 造成小寶寶吐奶、溢奶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只是輕微的吐奶、溢奶,則不需要採取什麼特別的治療,只要耐心地幫寶寶拍打嗝,或是調整牛奶的濃稠度就可以了。但如果嚴重到出現噴射性吐奶情形,那就必須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在確認了病因之後再進行診治。通常寶寶的吐奶、溢奶現象,到開始食用固體食物後就會逐漸有所改善。

  認識吐奶和溢奶

  吐奶和溢奶,其實都是指牛奶從寶寶嘴裡面流出來的現象,只是吐奶是胃中食物被強而有力地排空,而且量比較多;溢奶則是指食道或胃之內的容物不由自主地被逆流到口腔外的情況,可能只是小寶寶打了一個嗝,從而致使少量奶液從嘴角溢出而已。

  一般來說,輕微吐奶和溢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也不用採取特別的治療方式。有時小寶寶感冒、生病,可能會出現比平時嚴重一點的吐奶情況。不過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這種情況將會有明顯地改善。但是,如果寶寶出現了嚴重的噴射性吐奶狀況,嚴重時奶液還會從鼻孔裡流出來,這時,爸爸媽媽就必須特別注意了,應儘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常見的吐奶‧溢奶原因和改善方法

  胃腸道逆流

  一般情況下,嬰兒出現吐奶、溢奶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小寶寶的胃比較淺,並且食道下三分之一的環狀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在餵食後,因為胃部脹大產生壓力,括約肌的收縮強度又不足以阻止胃部食物回流,所以寶寶往往會出現吐奶、溢奶的現象。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剛出生嬰兒。

  改善方法

  1 幫寶寶拍打嗝。

  當寶寶喝完奶後,由於胃裡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所以就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現象。因此爸爸媽媽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把氣體排出。只要減少了胃裡的壓力,自然就能夠減輕吐奶、溢奶的情況和次數。如果幫寶寶拍打嗝有困難,那麼爸爸媽媽就應該將寶寶直立抱起,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肩上至少30分鐘,然後將枕頭墊高,讓寶寶右側躺下,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2 改變奶粉的衝泡方式

  在給寶寶平常喝的牛奶中添加穀類食物,或是將牛奶衝得稍微濃稠一些,這樣就不太容易發生逆流現象。不過,太稠的牛奶容易造成腸胃阻塞或導致腹瀉,這也會讓寶寶感到身體不舒服,所以爸爸媽媽也應當加以注意。

  3 藥物治療

  如果有嚴重的吐奶、溢奶現象,則應當請醫生開一些刺激腸胃蠕動的藥物,以改善溢奶情況。不過,通常把藥物治療作為最後的考慮,還是應當以其他的解決方法為主。

  幽門狹窄

  人的消化道從嘴巴、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到肛門,如果當中有某一段阻塞了,那麼從阻塞的那一段開始,就會慢慢累積食物,累積到一定分量,人體已無法承受,就會吐出來。幽門是指胃與十二指腸相連的部分,是胃下端的口兒,幽門狹窄症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而出現的。

  幽門狹窄有這麼幾個特徵:

  第一、它比較常見於剛出生3個星期到2個月之間的小寶寶,通常在1個月時,症狀開始明顯。這種情況的寶寶往往是邊餵邊吐,可能每每吃個兩三餐就吐一次,吐完之後因飢餓又吵嚷著想要再吃,偏偏吃完後又會出現噴射狀的嘔吐,整個餵奶過程不知要吐多少回。

  第二、因為牛奶無法順利進入消化道系統加以吸收,所以,小寶寶總呈現出一種乾乾扁扁、越來越瘦的樣子,嚴重了可能還會出現營養不良或黃疸等狀況。

  治療方法

  目前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儘早借助腹部超音波診斷,並施行幽門整形根治手術。


  幽門狹窄的患兒,他們幽門的厚度要比正常寶寶的厚一些,致使食物無法順利地通過,所以,必須用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手術時,只要將幽門過厚的肌肉劃一刀,壓力就會使空間膨出,然後食物就可以順利通過了。而且通常手術4~6個小時後,就可以給寶寶餵食了,所以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手術的危險性。手術後,爸爸媽媽會慢慢地發現,小寶寶能順利地喝奶了,並且開始變得白胖起來。

  感冒

  寶寶感冒時,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時,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或是感冒病毒,由於咳嗽的緣故,會使得腹壓升高,也常常合併嘔吐的症狀。

  注意問題

  此時餵食應特別小心。感冒咳嗽會致使呼吸頻率加快,進而導致吐奶、溢奶現象,所以要注意呼吸和餵奶吞咽時的協調,並儘量“少量多餐”。

  吐奶、溢奶容易造成的併發症

  鹼中毒

  人的胃裡有許多胃酸,寶寶如果一直吐奶、溢奶,就會把胃酸也吐了出來,這樣就無法使食物順利地進入消化道,從而吸收不好,長不大,進而導致鹼中毒。

  電解質不平衡

  寶寶吐奶、溢奶會導致電解質失衡,在電解質不平衡,鈉、鉀、氯不平衡的情況下,寶寶容易出現抽筋現象。

  體重下降

  如果寶寶總是吐奶、溢奶,致使食物一直無法順利提供體內所需的熱量,那麼就會造成寶寶的體重下降、精神疲憊等情況。
  
  ●奶粉小常識

  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一種“低溢奶”型的奶粉,它比一般的牛奶要粘稠一點,可以減少溢奶的情況。不過,爸爸媽媽還是應當先確認一下寶寶的身體狀況,在詢問了小兒科醫生之後,再決定是否為寶寶更換奶粉的種類。

2010年5月28日

嬰兒腸絞痛

文/黃芳玲

嬰兒腸絞痛常見於出生2個星期至3個月的嬰幼兒,在出生4到6星期達到高峰。主要症狀是,這些嬰兒白天像個小天使,吃得飽、活力好,體重增加也正常。但到了一天中的某個固定時間,大多在傍晚4時至8時,以及半夜零時前後,突然尖聲哭叫、聲嘶力竭,滿臉脹紅或泛白,常令新手父母抓狂。

有時寶寶的雙手緊握、四肢冰冷,或四肢用力伸直、肚子鼓脹。大多數在1、2小時後自動好轉,但也有的寶寶哭了一整晚,直到精疲力竭方休。隔日醒來又是生龍活虎,若無其事的樣子。

這種情況一個星期至少出現超過3次,且大部份持續3個星期以上。除了腹部鼓脹外,檢查起來並無特殊異常。

嬰兒腸絞痛通常在寶寶3個月以前都會自然消失,但也有的人要到4至5個月大才停止。

造成嬰兒腸絞痛真正的原因並不明。有人認為,和腸胃過敏有關,也有人認為,與嬰兒的神經和腸胃系統不成熟有關,還有一些情緒上的因素,會以哭鬧來表達其需求。

2、3個月大的寶寶,其腸壁的神經發育不成熟,造成腸道蠕動不規則,而且對於日夜、睡眠或清醒,以及外界環境的意識都還在發展中,對於輕微的腹脹或較為劇烈的蠕動,就會有強烈的反應。

有些寶寶在排便或排氣(即放屁)後,會好一點。父母可以先用消脹藥膏塗抹腹部按摩,或以肛溫表,沾嬰兒油,或凡士林刺激肛門,可幫助排氣或排便;也可用溫毛巾熱敷腹部,緩和腸痙攣的情形。不過大多數寶寶並沒有嚴重的排便問題。

飲食上,建議寶寶喝母奶,而且讓孩子吸一邊的乳房,直到飽足,自己鬆口為止,再換邊餵。如此不會只吃到前奶,因前奶的乳糖含量較多,當消化乳糖的酵素無法一次處理這麼多的乳糖時,比較容易脹氣。

但有些哺餵母乳的嬰兒也會有腸絞痛的問題,此時可以注意母親的飲食中,是否有可能引起過敏的成份,例如牛奶、巧克力、咖啡及藥物等。若此為因,在母親停止攝取這些食物後的兩週內,嬰兒的哭鬧應會停止。嬰兒若是吃配方奶,並不建議馬上換奶粉。

如果寶寶並非每日固定型的哭鬧,而是白天、晚上皆持續,或斷斷續續哭鬧不安,或是有發燒、食慾不佳、活力變差等症狀就應該儘快就醫檢查,排除是否有腸阻塞、腸套疊、疝氣等嚴重急症。

若腹脹厲害且伴隨嘔吐、腹瀉、體重減輕等症狀,則要考慮牛奶蛋白過敏、乳糖消化障礙等問題。

有些緊張型的小孩需要父母親對他特別的溫柔,白天最好不要讓他在太嘈雜的環境。多抱抱寶寶通常是一個最有效的辦法。

新手父母要了解的是,脹氣痛只是暫時性的,它會自然好轉,而且不會妨礙寶寶的生長。

(本文作者為台中市慶明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

2010年5月17日

如何從排泄物看寶寶健康

  黃黃黏黏的排泄物,雖然會令人感到惡臭、不喜,但也可從中得知寶寶的健康情形。到底怎樣的排泄算是正常?父母又該如何注意?

  有排斥感,但父母及醫護人員卻常以寶寶的排泄物來判斷孩子是否健康。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於何謂正常與異常的排便作一番瞭解。

1.正常的嬰兒大便

  新生的嬰兒在哇哇落地後,通常在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內會解出大便來,這時佒的大便呈墨綠色、黏稠狀,是出生前在胎兒腸中形成的,內含大量的膽汁色素、胎毛、胎脂,以及一些腸內脫屑等物質,這種型態的大便叫做「胎便」。大約三至四天以後,大便受到食物的影響逐漸有所改變,顏色漸漸變成黃色或是有一點錄色,質地則是黏糊狀且不成型,約一週後就變成嬰兒期的大便。

2.喝母奶的嬰兒大便

  嬰兒的排便與其餵奶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餵母奶的嬰兒大便,通常都是黃至黃綠色,質地是稀糊或軟軟,微帶酸味或乳酸味,有時大便中會混雜一些白色的顆粒,這是正常的。在出生的頭幾個星期,大便次數可由每餐一次到每日數次或隔日一次不等,有些寶寶每餐必解便並不是拉肚子,而是嬰兒胃部裝滿食物或奶水後,引起腸管蠕動而有便意,稱為胃腸反射性排便,這是正常生理現象。而另一方面,母奶容易被消化吸收,沒有殘渣存留,因此較少形成大便。只要寶寶排便順暢,沒有困難現象,體重也有增加,大便次數的多寡並不重要,一般須等到兩、三個月後,大便次數才會逐漸減少且定型。

3.餵食嬰兒配方奶粉的大便

  餵食嬰兒配方奶粉的嬰兒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大便的顏色有黃色、黃棕色或墨綠色,因為有蛋白分解,臭味較難聞,而且大便中的白色顆粒較大,次數由一天二到三次不等。然而有一些寶寶胃腸的蠕動對飲食的反應程度不太一樣,所以大便的次數差異會較大,只要大便的型態不是稀稀水水的(可能是拉肚子了),或是乾乾硬\硬的(便秘),都沒關係。

  一般來說,每一個嬰兒的大便情形都不太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張發育一直很好,父母不須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操心。但是,如果次數突然增加,氣味奇異,聞起來酸酸臭臭的,大便的性質也變得稀稀水水的,就是異常的現象。若再加上某些其他的症狀,例如:發燒、嘔吐、不安、食慾不振....等現象,就務必帶寶寶到醫院找小兒科醫師診治了。

4.異常的嬰兒大便

一、便秘

通常便祕是指排便的次數減少,便量少且硬,並且伴隨有排便困難或疼痛的現象,並非只有排便的次數減少就叫便秘。我們在面已經談過,哺餵母奶的嬰兒大便的次數差異很大,有時兩、三天才解一次是很常見的,即使餵奶粉的嬰兒也會有這種情形,只要排便沒有困難,父母不用擔心寶寶沒有每天排便。但是剛生下來不久的寶寶,因為他們的肛門括約肌還沒發育成熟,往往無法將腸子裡的大便一次排完,因此,殘留在腸子裡大便的水份會慢慢被腸道吸收,造成寶寶在下次排便時,會有好像便秘的樣子,剛開始臉紅耳亦好像很困難,等到將前端的硬便解出來之後,後段就很順暢了。

  而且只是前段的大便較硬,後段的糞便是濕軟的,這種現象不叫便秘,等寶寶逐漸長大後此現象會消失。

  造成便祕的原因很多,但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種:

1.奶粉的濃度沖調不當:

有些家長因為育嬰知識不正有些家長因為育嬰知識不正確,或是末按照奶粉罐上的指示沖泡,以至於濃度太稀而造成便秘。

 

2.嬰兒飲食改變:

有時候寶寶由喝母乳轉為吃奶粉,而是更換奶粉的品牌時,會發生這種現象;或者在開始添加副食品時,體內水份的攝取量改變,排便的規律也可能有些不正常,甚至有一些便秘的現象出現,甚至有一些便秘的現象出現,大部份這些現象都屬於暫時性的,如果在每次餵奶前先餵寶寶喝一點開水,等寶寶慢慢喝一點開水,等寶寶慢慢適應新的飲食後,排便自然漸漸的正常。

 

3.餵食全脂奶粉或高蛋白奶粉:

這是因為其成份特殊的關係,例如:奶粉中的鈣、磷比例不平衡,磷的吸收會抑制鈣的吸收,因此,使奶粉中含有很高的鈣,但是鈣、磷的比例不對時,還是無法被吸收。血液中的鈣離子不夠時,嚴重者會引起嬰兒油筋現象;而大便中的鈣含量太多,久而久之大便會變硬。

 

4.嬰兒的活動量及氣溫的改變:

寶寶慢慢長大時,活動量也會愈來愈多,而且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水份會經由皮膚的蒸發、出汗、尿尿、或呼吸中排出,此時若寶寶奶吃得少或沒有補充足夠的水份,也會使得腸道因水份減少而造成便秘。

 

5.身體疾病的影響:

有些疾病如先天性巨大結腸症、腸壁神經不足引起的腸蠕動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等,可導致排便失常而造成便秘,而若是肛門狹窄或且門裂傷,寶寶會因排便困難或疼痛而忍住不解以致次數減少,形成惡性循環,大便在直腸內愈積愈多也愈硬。總之發生這種狀況時,因母要小心留意,以便提供醫帥作為診斷上的參考。

其他如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便秘,則必須經過細心的觀察,與醫護人員共同研究找出解決的辦法。

 

二、腹瀉

  「腹瀉」簡單的來說就是大便次數增加,大便的性質變得比較稀黏樣或稀大便,大便較酸或有惡臭味。造成腹瀉的原因很多,約可分為以下幾點:

1.

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的感染。

2.

腸道本身的炎症疾病。

3.

與飲食有關的問題,如食物牛奶的過敏,乳糖耐受不良,食物中毒,飲食過量等。

4.

情緒及功能的異常,如緊張性大腸症候群。

5.

服用藥物如抗生素:

6.

腸子本身有解部及機械性異常,如開刀後的腸段短小症候群等。

7.

腸道外分泌腺的異常,如膽道閉鎖、慢性胰臟炎等。

8.

營養不良、免疫機能障礙、重金屬中毒、藥物中毒,腫瘤等。

9.

感冒或泌尿道發炎也會引起腹瀉。


  媲之,腹瀉只是一種臨床表現,重要的是一定要小寶寶就醫,嬰兒的腹瀉與大孩子甚至大人都不同,他們很容易持續惡化,而發生一連串併發症,最後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重複感染及對小寶寶的生命造成威脅。

  其他如大便帶有血絲,血塊、像果醬般的黏性血便,或是大便顏色灰白等,均是不正常的情形,父母得特別留意,也可以將尿片上的大便留著提併醫師診斷時參考。

  細由以上的說明後,爸爸媽媽是不不是覺得原來換尿布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哩!

2010年5月6日

LA生產記事

我的預產期是4月30日,小咚咚提早了10天來報到,趕上牡羊座的最後一班車。

4月19日早上八點左右,還在睡夢中,突然覺得下體有些液體流出,因為前一天下午跟媽媽在附近散步時,總覺得子宮頸口有點兒隱隱的緊縮感,走路變慢了,心裡有點警覺性,因此有異常液體流出,就趕快跑去廁所查看,果然有近粉紅色的稀薄液體流出來,我愣了一下,趕緊跟媽媽說,然後打電話給黃俊博醫生詢問,醫生就說還沒關係,要開始留意規則性陣痛間隔達7~8mins一次時,就要趕快到醫院報到了。

於是我就開始了監測自己陣痛頻率的前生產過程。

大約九點半開始有陣痛的感覺,時間間隔不規則,也還不太痛,本來還約好媽媽跟另一個陪產的阿姨下午要去逛街,臨時也只能取消,大多時間就躺在床上"安胎",陣痛的頻率漸漸增加,直到晚上十點多左右開始出現規則性的陣痛,剛開始大概15mins一次,疼痛度也逐漸增加,因為會痛,又要計算陣痛間隔時間,雖然一直躺在床上,根本也睡不著。

到了半夜三點左右,陣痛頻率開始縮短到8~15mins一次,疼痛度再加劇,但還勉強可以忍受,上廁所時,一直有粉紅色的液體流出,又另外伴隨些透明液體,我也無法確定是不是羊水破了,心裡想,陣痛頻率還沒到達"標準",萬一這時候遠遠的跑去醫院,卻被醫院"退貨",就有點麻煩,所以還是撐著。

到了五點的時候,突然間疼痛度增加很多,陣痛頻率一下子縮短到5~8mins一次,痛到整個人縮在床上唉唉叫,媽媽醒來看情況不對,趕快叫我打電話給黃醫生,大約五點半,我在電話中跟黃醫生形容我的陣痛情況,很明顯他是在睡眠中被吵醒,但也馬上叫我到醫院報到。

於是又聯絡了接車的Amanda,換了衣服,帶了生產包,跟媽媽坐車到Garfield Medical Center,車程約30mins,在車上,痛到難以忍受,感覺上每分每秒都是種折磨與煎熬,到了醫院,痛到難以下車,結果黃醫生還親自推了輪椅來接我入院。

或許是我看起來真的很痛,原本要先在櫃檯辦理的一些入院手續縮短了,然後我就被推進產房,護士Paula是台灣人,人很nice,看到我很痛,也趕緊讓我簽些表格,躺到床上檢查,結果子宮頸口已經開了四指,黃醫生就問我要不要灌腸、要不要打無痛分娩? 灌腸是爲了保持產檯清潔,當時我痛的要命,當然希望馬上可以打無痛分娩的針啦,於是Paula也趕緊預約了麻醉師,幫我灌腸,只是痛的要命的我,整個人蜷縮著,痛到舉步維艱,灌腸本來不是件困難的事,卻被我拖了很久才完成;

Paula人很好,還跟我說今天這個麻醉師很好,後來我聽到她跟麻醉師的對話說,Paula一看到今天值班的麻醉師是這個華裔的麻醉師就覺得很高興,我猜想是因為這個麻醉師技術好、也好配合吧...總之,麻醉師ㄧ來,要我簽些表格 (從入院開始至少簽過將近20個表格...),然後就開始打點滴、打麻醉針,然後又有一罐麻醉劑吊著,不斷地將麻醉劑緩慢的輸入我體內;打了麻醉針後不到五分鐘吧,真的就慢慢麻痺不痛了,整個人鬆了一大口氣,說真的,那陣痛真是痛的要命,沒有真正進入產程,根本無法想像與體會。

我到醫院時接近早上七點,大概七點半打了無痛分娩的針,黃醫生看了一下狀況,預估我大概下午會生產,Paula就要我先睡覺,養些體力,下午才有力氣生產,在麻醉劑催化下,我也沉沉地睡了好些時辰。

睡前打了催產素,直到中午十二點左右,黃醫生再來檢查,不知覺中子宮頸口已經開了十指,黃醫生要我再多休息個二小時,等胎頭再下降些,會比較好生。

大概下午近二點半左右,Paula先是降低了麻醉劑的劑量,讓我的腳有點知覺,然後開始催生;其實因為我還在麻醉中,根本感覺不到陣痛,Paula看著陣痛監測儀器上的訊息,在陣痛來時,要我深呼吸、憋氣,然後像解便便一樣地用力Push。剛開始Paula說如果快的話,一個小時就OK了,但或許我沒有痛的感覺,也或許我力氣不太夠,用力沒有很夠,催生沒多久,Paula就說照這樣情況看,大概要二個小時或以上才能把baby生出來;媽媽也在一旁協助我呼吸跟用力,我也只能用感覺盡量使盡力氣,但產程似乎還是慢了些。

後來換黃醫生接手,我覺得或許是在美國的文化與體制下,他們都很會鼓勵人,雖然我可能有時使力不當,努力了卻沒有進展,但Paula跟黃醫生都會一直鼓勵與讚賞的語氣要我繼續加油,不會讓我感到緊張或挫折,反而想積極地配合他們。

大約在四點出頭,最後黃醫生還是配合了真空吸引器把小咚咚Push出來,因為下半身都還是麻麻的,小咚咚被抱出來的時候,我並沒有知覺,但聽到很宏亮的小孩哭聲,我就知道小咚咚已經降臨這人世了!!!

媽媽趕緊拿了相機在一旁搶拍小咚咚初臨人世的照片,護士們把小咚咚擦乾淨,量了身長、體重、頭圍、肚圍後,做了紀錄,把包裹著的小咚咚抱到我胸前.... 這是我跟小咚咚的初見面,那感覺真的很奇妙,一個我跟他講話講了九個多月的小傢伙活現現地出現在我面前,看著他黑溜溜的瞳孔也望著我,真的很感動... 我只知道當時我很想把他看清楚,很感動,事後看媽媽拍的照片才知道自己眼角有流淚.....

之後小咚咚就被護士送去小兒科作清腸胃與一些新生兒護理與檢查的工作,我還躺在產檯上,黃醫生跟Paula在跟我聊天,黃醫生開玩笑說"台灣的小姐很怕痛...",ㄏㄏ... 痛過一次後,我真的不得不承認我怕痛,無法想像不打無痛分娩的話,我能否撐得住那驚人的疼痛感直到生產結束?

黃醫生在跟我聊天的過程中,我感覺黃醫生的動作好像在縫合會陰的傷口,但我依舊沒有疼痛的感覺,我覺得黃醫生人真的很好,他一邊進行縫合傷口的作業,一邊跟我開玩笑聊天以轉移我的注意力,還不忘跟我說做的很好,一切都很順利。

接著在產檯上觀察一個小時後,才換到一般病房去休息。

還沒生產前,其實我沒有害怕的感覺,真正親身經歷時,才知道生產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忍不住佩服天下所有的媽媽們,要忍受這麼巨大的痛苦,才能讓小baby平安降臨人世,當了媽媽,才能體會當媽媽的辛苦與偉大!

這篇文章寫在母親節前,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們永遠幸福快樂,也希望所有子女們珍惜與尊重自己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