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文玉 指導/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朱世民 插畫/愛瞇 參考資料/《現代育兒小百科》、《初次育兒的12個月》、《0~1歲寶寶成長樂園》
肢體蜷曲
注意:除非寶寶的大腦或神經發育有問題,否則只要等神經系統的控制逐漸由粗動作進展到細緻動作後,這些狀態都會自然矯正。
驚跳
注意:如果寶寶出現了兩眼凝視、震顫,或不斷眨眼,口部反覆地作咀嚼、吸吮動作、吸呼不規則、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等症狀時,應及時送醫診斷。
體重減輕
注意:若10天後仍未恢復的話,就應該就醫另尋原因。
打噴嚏
注意:突然遇到冷空氣也會有打噴嚏的狀況,除非寶寶已經流鼻水了,否則家長可以不用擔心,也不用讓寶寶動輒服用感冒藥。
打嗝
注意:若家中的寶寶持續的打嗝一段時間,可以餵寶寶喝一些溫開水,以止住打嗝的情況。
下巴抖動
注意:但若為寒冷季節,則需要注意寶寶的下巴抖動是否為保暖不足的原因;另外,若有伴隨其他的症狀,則可能是病徵之一。
眼睛斜視
注意:若受到光照時,寶寶兩眼的瞳孔反光點位置是一致的,即為假性斜視,並不需要治療處理;否則,便需要透過醫師診斷後手術矯治。
馬牙
注意:一般在2週左右就可以自行吸收,不能用針去挑或用布擦,以免損傷黏膜,引起感染。
溢奶
注意:溢出的奶水通常是白色的,且是從嘴巴慢慢的流出,若奶水是強力噴射出來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帶有膽汁的物質時就不是正常的現象了。
女嬰陰道出血
乳房增大
注意:父母不用刻意的去擠壓寶寶乳頭,以免引起感染。
膚色變化頻繁
注意:若為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皮膚發黃,且迅速的加重,則可能是病理性的黃疸,需要送醫就診。
脫皮
注意:若脫皮合併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則可能為病徵,須送醫就診。
體溫波動
注意:若有輕微的發燒,可以讓寶寶多喝點水、注意衣物寬鬆舒適,過1個小時再測量寶寶的體溫。一般以測量肛溫最為準確。
呼吸不規律
注意:若是早產兒或肺部發育較差的寶寶因缺氧而臉色發青時,可以刺激寶寶哭泣,促使肺泡張開,增加換氣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