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寶寶有重複及固定性的行為舉動,包括有事沒事吸吮大拇指、將東西往嘴裡塞、總是喜歡父母親抱著、出門時一定要有心愛的玩偶陪伴等等,這些行為在在讓爸媽們感到好奇甚至產生困擾,有鑒於此,我們整理出寶寶最常見的五大癖好,幫助爸媽們了解這些癖好的原因何在以及解決的方法!
癖好1:喜歡吸吮大拇指
寶寶在子宮內就已經有吸吮的動作,出生之後,0到1歲的寶寶會經歷口腔期,在這個階段中,吸吮的動作能使他得到滿足與快樂,這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
癖好2:喜歡將東西往嘴裡塞
口腔期的慾望
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期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其中第一階段的口腔期發生在0到1歲的寶寶,在這個時期,嬰兒會有一種慾望,必須從吸吮、咀嚼中獲得滿足,因此他們喜歡將各種東西都放到嘴裏吸吮。
癖好3:戀物
寶寶喜歡舒服的感覺,因此會常常撫摸柔軟的東西,或是讓寶寶感到愉悅的物品,而寶寶也會特別喜歡這些物品。但爸媽們很可能並不知道這些物品對寶寶的意義。
癖好4:非做不可的固定動作、姿勢或行為
特定的動作和姿勢,是寶寶做某件事之前的一個儀式,經過這個特殊的儀式,寶寶就會覺得很安全。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或許會出現許多的固定姿勢或動作,而最常發生的就是喝奶姿勢以及如廁行為。
癖好5:總是要人抱
抱抱永遠不嫌少!寶寶讓爸媽抱著時可以聞到爸媽身上的香味,感受到爸媽的愛,從抱抱中,寶寶和父母之間流動著愛意。
何謂依附關係?
這是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的理論。依附關係是由照顧者和孩子共同互動產生的,依附關係良好的寶寶,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
若是寶寶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不良,與照顧者的關係可能會有以下兩種類型:
1.「焦慮/抗拒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親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
2.「焦慮/逃避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對策:
1.找出寶寶要人抱的原因:這些原因可能是寶寶累了、餓了、或是不想走了,因此爸媽帶寶寶外出時也應注意是不是到了寶寶平常休息的時間,若寶寶真的需要休息,則可視情況抱抱寶寶或是休息一下。若寶寶感到腳酸,則應注意寶寶鞋子的舒適度,挑選適合寶寶的鞋子才能減輕寶寶的負擔。
2.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爸媽可以告訴寶寶:「你可以再多走幾步,再過十分鐘我再抱你唷!」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寶寶自己走路。走了一段路之後也可給予寶寶獎勵,讓寶寶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走路這件事情。父母若怕寶寶太累,也可以改用手牽著寶寶的方式,或是休息一下再繼續走,父母的支持鼓勵是安撫寶寶最有效的方式。
3.保持良好依附關係:寶寶若是和爸媽們依附關係不良,就必須思考和爸媽之間的關係是否出了問題,爸媽應該給予寶寶安心的感覺,讓寶寶充滿安全感,才能再去面對外在的世界。
結語
跨文化研究發現,不管在哪個文化,這個年紀的寶寶幾乎都會有這些癖好,而寶寶會有這樣的習慣也是自然產生的,爸媽不必太過憂慮和緊張。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共同學習,把這些癖好當作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自然的歷程,並接受它們,同時多加強一些親職的技巧來幫助寶寶加以戒除。假以時日,在爸媽們有原則、並加以堅持且有耐心的陪伴與教導下,寶寶的癖好應會慢慢減少而終至消失
2010年5月30日
認識寶寶的五大癖好
吸拇指、往嘴裡塞東西、要人抱、戀物、堅持固定的行為模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