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黃黏黏的排泄物,雖然會令人感到惡臭、不喜,但也可從中得知寶寶的健康情形。到底怎樣的排泄算是正常?父母又該如何注意?
有排斥感,但父母及醫護人員卻常以寶寶的排泄物來判斷孩子是否健康。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於何謂正常與異常的排便作一番瞭解。
1.正常的嬰兒大便
2.喝母奶的嬰兒大便
嬰兒的排便與其餵奶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餵母奶的嬰兒大便,通常都是黃至黃綠色,質地是稀糊或軟軟,微帶酸味或乳酸味,有時大便中會混雜一些白色的顆粒,這是正常的。在出生的頭幾個星期,大便次數可由每餐一次到每日數次或隔日一次不等,有些寶寶每餐必解便並不是拉肚子,而是嬰兒胃部裝滿食物或奶水後,引起腸管蠕動而有便意,稱為胃腸反射性排便,這是正常生理現象。而另一方面,母奶容易被消化吸收,沒有殘渣存留,因此較少形成大便。只要寶寶排便順暢,沒有困難現象,體重也有增加,大便次數的多寡並不重要,一般須等到兩、三個月後,大便次數才會逐漸減少且定型。
3.餵食嬰兒配方奶粉的大便
餵食嬰兒配方奶粉的嬰兒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大便的顏色有黃色、黃棕色或墨綠色,因為有蛋白分解,臭味較難聞,而且大便中的白色顆粒較大,次數由一天二到三次不等。然而有一些寶寶胃腸的蠕動對飲食的反應程度不太一樣,所以大便的次數差異會較大,只要大便的型態不是稀稀水水的(可能是拉肚子了),或是乾乾硬\硬的(便秘),都沒關係。
一般來說,每一個嬰兒的大便情形都不太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張發育一直很好,父母不須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操心。但是,如果次數突然增加,氣味奇異,聞起來酸酸臭臭的,大便的性質也變得稀稀水水的,就是異常的現象。若再加上某些其他的症狀,例如:發燒、嘔吐、不安、食慾不振....等現象,就務必帶寶寶到醫院找小兒科醫師診治了。
4.異常的嬰兒大便
一、便秘
通常便祕是指排便的次數減少,便量少且硬,並且伴隨有排便困難或疼痛的現象,並非只有排便的次數減少就叫便秘。我們在面已經談過,哺餵母奶的嬰兒大便的次數差異很大,有時兩、三天才解一次是很常見的,即使餵奶粉的嬰兒也會有這種情形,只要排便沒有困難,父母不用擔心寶寶沒有每天排便。但是剛生下來不久的寶寶,因為他們的肛門括約肌還沒發育成熟,往往無法將腸子裡的大便一次排完,因此,殘留在腸子裡大便的水份會慢慢被腸道吸收,造成寶寶在下次排便時,會有好像便秘的樣子,剛開始臉紅耳亦好像很困難,等到將前端的硬便解出來之後,後段就很順暢了。
而且只是前段的大便較硬,後段的糞便是濕軟的,這種現象不叫便秘,等寶寶逐漸長大後此現象會消失。
造成便祕的原因很多,但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種:
1.奶粉的濃度沖調不當: | |
| 有些家長因為育嬰知識不正有些家長因為育嬰知識不正確,或是末按照奶粉罐上的指示沖泡,以至於濃度太稀而造成便秘。 |
2.嬰兒飲食改變: | |
| 有時候寶寶由喝母乳轉為吃奶粉,而是更換奶粉的品牌時,會發生這種現象;或者在開始添加副食品時,體內水份的攝取量改變,排便的規律也可能有些不正常,甚至有一些便秘的現象出現,甚至有一些便秘的現象出現,大部份這些現象都屬於暫時性的,如果在每次餵奶前先餵寶寶喝一點開水,等寶寶慢慢喝一點開水,等寶寶慢慢適應新的飲食後,排便自然漸漸的正常。 |
3.餵食全脂奶粉或高蛋白奶粉: | |
| 這是因為其成份特殊的關係,例如:奶粉中的鈣、磷比例不平衡,磷的吸收會抑制鈣的吸收,因此,使奶粉中含有很高的鈣,但是鈣、磷的比例不對時,還是無法被吸收。血液中的鈣離子不夠時,嚴重者會引起嬰兒油筋現象;而大便中的鈣含量太多,久而久之大便會變硬。 |
4.嬰兒的活動量及氣溫的改變: | |
| 寶寶慢慢長大時,活動量也會愈來愈多,而且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水份會經由皮膚的蒸發、出汗、尿尿、或呼吸中排出,此時若寶寶奶吃得少或沒有補充足夠的水份,也會使得腸道因水份減少而造成便秘。 |
5.身體疾病的影響: | |
| 有些疾病如先天性巨大結腸症、腸壁神經不足引起的腸蠕動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等,可導致排便失常而造成便秘,而若是肛門狹窄或且門裂傷,寶寶會因排便困難或疼痛而忍住不解以致次數減少,形成惡性循環,大便在直腸內愈積愈多也愈硬。總之發生這種狀況時,因母要小心留意,以便提供醫帥作為診斷上的參考。 其他如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便秘,則必須經過細心的觀察,與醫護人員共同研究找出解決的辦法。 |
二、腹瀉
「腹瀉」簡單的來說就是大便次數增加,大便的性質變得比較稀黏樣或稀大便,大便較酸或有惡臭味。造成腹瀉的原因很多,約可分為以下幾點:
1. | 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的感染。 |
2. | 腸道本身的炎症疾病。 |
3. | 與飲食有關的問題,如食物牛奶的過敏,乳糖耐受不良,食物中毒,飲食過量等。 |
4. | 情緒及功能的異常,如緊張性大腸症候群。 |
5. | 服用藥物如抗生素: |
6. | 腸子本身有解部及機械性異常,如開刀後的腸段短小症候群等。 |
7. | 腸道外分泌腺的異常,如膽道閉鎖、慢性胰臟炎等。 |
8. | 營養不良、免疫機能障礙、重金屬中毒、藥物中毒,腫瘤等。 |
9. | 感冒或泌尿道發炎也會引起腹瀉。 |
媲之,腹瀉只是一種臨床表現,重要的是一定要小寶寶就醫,嬰兒的腹瀉與大孩子甚至大人都不同,他們很容易持續惡化,而發生一連串併發症,最後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重複感染及對小寶寶的生命造成威脅。
其他如大便帶有血絲,血塊、像果醬般的黏性血便,或是大便顏色灰白等,均是不正常的情形,父母得特別留意,也可以將尿片上的大便留著提併醫師診斷時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